你知道羽衣甘藍是什麼?羽衣甘藍可以每天吃嗎?這就來跟你介紹羽衣甘藍的家族成員,和豐富的營養價值。也分享3道羽衣甘藍食譜,讓你簡單料理就能美味上桌。

羽衣甘藍名字的由來

正如羽衣甘藍之名,皺縮如羽狀的葉子,圈層疊生蓮座般地密集排列,由外而內,由綠過渡到白再轉紫的漸層色澤,讓其獲得了葉牡丹、牡丹菜的美名,要不是近年歐美食用風潮以及健康相關報導的影響,我們很可能就錯過了這個被顏值耽誤的實力派蔬菜-羽衣甘藍。

羽衣甘藍的家族種類

羽衣甘藍為十字花科蕓薹屬下的甘藍種,而這數千年前即被古希臘、羅馬人所栽培食用的甘藍,如今仍舊深刻地嵌入我們的食用文化之中,許多常見的食用蔬菜都是甘藍種的不同變種,其中大致可分為葉用、花用、莖用三類:
 

1.葉用甘藍

羽衣甘藍、芥藍菜、高麗菜、紫甘藍即屬此類,主要食用其葉,其中芥藍在烹調時常會略帶苦味,可用兩個方式去除,首先便是加糖,但須於起鍋前再加,以免菜葉類遇糖久煮易焦;另一個方法便是以動物油脂烹煮即可溶去其因有機鹼所帶來的苦味。

2.花用甘藍

青花菜、花椰菜即屬此類,但說食用其花不太精確;其中青花菜食用的部分為花梗及花蕾,即含苞未放的花,所以還不算花;花椰菜食用的部分除了花梗外,其上偏白色的部分則是刻意培育出來膨大的花原基,其大多已失去轉變成花的能力,故也不太能算是花了。
 

3.莖用甘藍

大頭菜即為此類,主要食用的確實是其莖,故亦名球莖甘藍,又名苤藍,附帶一提,蕪菁也常被稱為大頭菜,雖然也是蕓薹屬的蔬菜,但卻不屬於甘藍家族,頂多算是堂兄弟而已,而某知名遊戲中須關心其價格的大頭菜其實是蕪菁,而非球莖甘藍。
 

羽衣甘藍為何被選為超級食物?

羽衣甘藍溯及其十字花科的強大背景,由於此類植物四瓣花瓣總呈十字型排列,故被稱為十字花科,由於富含多種營養,其中更包含了許多抗氧化成分,更令十字花科蔬菜被選為超級食物之一。
 

羽衣甘藍的食用歷史

羽衣甘藍有相當長的食用歷史,但由於其略帶苦味的特色,比起高麗菜、花椰菜等一眾兄弟,相對而言口感較差,早期最常看到羽衣甘藍的場合便是在婚宴場合的襯底裝飾擺盤中,相較其華麗的曲折葉緣與鮮豔的翠綠,其入口後的苦味就更顯得相形失色,但為何近年又吹起了一陣食用,甚至生食羽衣甘藍的風潮呢?
 

羽衣甘藍無法忽視的營養優勢

正如前述,羽衣甘藍既然身為十字花科的一員,自然也具備了十字花科的種種食用益處,但羽衣甘藍在營養成分更有著以下幾項顯著優勢:

富含維生素K

富含β-胡蘿蔔素

富含葉黃素

富含玉米黃素

而維生素K對骨骼生長,β-胡蘿蔔素、葉黃素、玉米黃素對視力保健都有相當的助益。
 

羽衣甘藍可以每天吃嗎?

蔬菜一直以來在每日營養攝取中皆佔有一席之地,而羽衣甘藍又是種相當優質的蔬菜,故單就營養成分而言,天天吃是沒有問題的。不過對於在服用抗凝血劑、有甲狀腺機能問題或消化功能較差的族群,還是需要注意適量或減少食用。
 

3 道羽衣甘藍食譜分享

 1. 羽衣甘藍沙拉

材料:羽衣甘藍、調料適量(美蔬菜沙拉醬、和風醬)
 
(1)取欲食用羽衣甘藍的量仔細洗淨後,並切為適口大小
(2)裝入適合容器後倒入調料拌勻即可完成
 
生食羽衣甘藍是保留最多營養素的食用方式,若顧慮保健或熱量控制需求,務必留意調料的糖、鹽與熱量攝取,但由於是生食,洗淨步驟務須仔細,而美蔬菜的羽衣甘藍從種植到包裝皆於無塵室完成,故不用洗菜只需洗手,直接讓您省略最麻煩卻又最重要的清洗步驟。
 

2.羽衣甘藍蔬果汁(兩人份)

材料:羽衣甘藍葉5片、芹菜6株、小黃瓜1根、蘋果1顆、檸檬半顆
 
(1)將上述材料仔細洗淨
(2)將蘋果去核並切四瓣、檸檬去皮
(3)將食材皆放入榨汁機裡榨成汁
 
此為羽衣甘藍生食的另一種方式,除仍須留意洗淨外,蘋果也可改為青蘋果讓風味更具層次並視個人喜好決定是否要去皮。
 

3.蘑菇甘藍義式烘蛋(兩人份)

材料:蛋2顆、切碎羽衣甘藍1/3杯(250ml量杯)、切碎蘑菇120公克、切碎番茄半顆、切碎蔥1根、切成細圈大蔥1/3根、義大利香料1/3大匙、蒜頭粉1/3大匙以及鹽適量
 
(1)將烤箱預熱至攝氏200度
(2)等待預熱的同時將雞蛋加入鹽、義大利香料與蒜頭粉打散備用
(3)以橄欖油熱鍋後依序倒入蘑菇、番茄、蔥、大蔥、羽衣甘藍快速拌炒
(4)待香味出來並逼出部分水分後倒入欲放入烤箱烘烤的容器中
(5)接著倒入蛋液並送入已預熱好的烤箱再烤18~20分鐘即可
 
由於烤箱與環境狀況不同,預熱溫度與烘烤時間可能會略有出入,除以筷子插孔確認外,也可觀察中央是否有明顯隆起來判斷是否已烘烤完成。
 
若於嘗試後想更進一步將羽衣甘藍列入您家中的常駐蔬菜與食譜中,NICE GREEn美蔬菜生鮮食集上也有提供相關的定期宅配服務,誠摯歡迎您來看看!